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9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总体趋稳、同比降幅扩大,房地产市场预期改善,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连续第五个月回升。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要回应群众关切,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9月2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具体落实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齐心协力抓存量政策落实,抓增量政策出台,指导各地迅速行动,推动市场止跌回稳。在10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公布的这些政策,必将增强房地产市场预期,改善房地产供求关系,进而拉动消费和投资,带动宏观经济增长。
一是稳定消费者预期,更好满足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
多方合力稳定市场预期,让消费者愿买房、能买房和收到房。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配售性保障住房来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租不起和买不起房的问题。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主要采取货币化安置的方式直接购买存量商品房来改善居住品质。充分赋予城市政府调控自主权,城市政府要因城施策,调整或取消各类购房的限制性措施,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降低存量贷款利率,降低“卖旧买新”换购住房的税费负担。通过政府工作专班抓建设交付进度有序推进保交房,有力地释放了首次购房的刚性需求和第二次购房的改善性需求。
二是支持房企规范经营和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今年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元。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将所有房地产合格项目都争取纳入“白名单”,应进尽进、应贷尽贷,优化贷款资金的拨付方式,做到“能早尽早”,贷款资金进入项目资金监管账户,专款专用,封闭管理,满足项目合理融资需求,支持房企规范经营。未来半年内到期的房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允许展期到2026年年底。全国性商业银行发放的经营性物业贷款,可用于偿还企业及集团的房地产相关贷款和债券,继续执行到2026年年底,缓解了房企融资难问题。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降低企业税负。支持企业应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新型建造技术以及一些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建设“好房子”,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支持城市更新将老房子变为“好房子”。通过这些政策的持续加码,可以稳定企业预期,让企业能融资、愿开发、敢创新。
三是形成政策合力,提振市场信心。
重磅政策让地方政府有动力、有活力。住房城乡建设与金融监管、发展改革、银行等部门一起成立工作专班,通过抓“白名单”,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问题,通过抓建设交付进度,压实各方责任,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进“保交房”。将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再贷款资金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到100%,激励银行发放商业贷款,支持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允许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向有条件的企业发放贷款,收购房企存量土地,人民银行提供必要的专项再贷款支持。设立专项债和收购存量土地专项借款收储土地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政策,提升地方政府的流动性。
落实好这些政策,形成政策合力,将增强房地产市场预期、恢复行业信心、形成购地建房租售的良性循环,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